蓝色星球—Banner
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服务中心 活动专题 政策法规 环境文化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
服务电话:010-64129883

新闻资讯
坚持践行“两山”理念,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 安吉的十五年之变

  发布日期:2020年4月3日

 

    春日的浙江省湖州安吉县,入目皆是美景。茫茫竹海掩映着村舍,清水潺潺涓涓,山花藤牵蔓绕,幽美而恬静。烟雨蒙蒙中,村道溪涧旁,白墙黑瓦,淡墨青山,不时有村民沿溪漫步,闲谈几句,俨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

  3月3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再次来到安吉余村考察,同村民们亲切交谈,了解该村多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农家小院里,习近平总书记说,时间如梭,当年的情形历历在目。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15年来,安吉坚持践行“两山”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推进绿色发展,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实践样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到了一种经济新常态: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

  思想之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安吉县余村村口,一块刻着“两山”理念的石碑屹立在一汪碧水、一片春花之间,悄然记录着发生在安吉的“绿色跨越”。

  1998年,在国务院当年启动的太湖治污“零点行动”中,安吉收到“黄牌”警告,被列入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全县上下痛定思痛,下决心改变先破坏后修复的传统发展模式,于2001年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安吉积极响应号召实施了“双十村示范、双百村整治”工程,改厕、改路、改水、改房、改线和环境美化在农村整体推进。“千万工程”为安吉启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拉开了安吉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幕。

  “生态立县”“千万工程”,这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是否会影响经济发展?如果有影响,是要保护生态环境,还是要经济发展?两者能否兼得?安吉在迷茫中徘徊,余村便是代表之一。

  余村,当时是全县闻名的“脱贫致富村”,村集体收入早在2003年左右就达百万元。但挖山开矿的粗放式发展,导致了一幅空中飞沙走石、河里泥浆遍布的“穷山恶水”景象,极大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2003年,村两委痛下决心,陆续关停矿山和水泥厂,但村里的发展却陷入困境:集体经济收入断崖式锐减,几乎半数村民“失业”。出路在哪里?

  正当彷徨之际,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余村调研,称赞余村人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并第一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不仅给余村人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安吉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

  十多年来,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安吉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有效途径,成功实现了从环境污染负面典型到生态文明样板示范的转变。

  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成为“国家标准”、全国唯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试点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安吉正探索实践从“两山”诞生地迈向试验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体制机制,打造成为全国绿色发展标杆、全国城乡融合样板、全国美丽宜居大花园典范。

  环境之变

  走进安吉南方水泥有限公司高禹石矿露天矿区,油油翠绿已慢慢淹过莹莹灰白,7个开采台阶都逐步种上了植物。同时,为了防尘,一辆辆装满矿石的重型卡车覆盖着油布,次第驶入矿区出口的冲洗设施,半人高的轮胎被冲洗干净后才能驶出。

  “现在矿区干净多了,原来风一大,真的是遮天蔽日。”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采矿曾是安吉发展经济的手段之一,最多时当地矿山数量达到五十多家,到处是光秃秃的山、白茫茫的灰、黑乎乎的烟、脏兮兮的水。为了改变这样的景象,除了关闭大部分矿山,安吉还实施了矿山整治复绿。一时间,一批采矿企业纷纷“创绿”。安吉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采矿业,一场场环境整治的攻坚战在安吉全行业全面打响。

  竹制品加工是安吉的又一支柱产业,其中竹拉丝环节会产生高浓度废水。为解决这个问题,当地政府委托浙江大学进行技术研发,在全国首创了治理技术,并建设了专门处理竹拉丝废水的逢春污水处理厂,使竹制品加工废水化为涓涓清流入河溪。

  膨润土加工,在安吉已有30余年。天子湖镇吴址村就曾有30余家“低小散”、共占地160余亩的膨润土加工企业,带来大量的粉尘和污水。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这些企业均被关停,土地得到复垦,“脏乱差”变成了“净绿美”。

  有治脏清乱的攻坚战,也有增绿添美的全域战。

  步入灵峰街道大竹园村,一排排、一片片的枫树、香樟、海棠簇拥着这个白墙黑瓦的美丽村落。

  “大竹园村是全县‘一村万树’示范村,达到了宜绿尽绿。”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安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吉实施“一村万树”行动,推进珍贵彩色森林、平原绿化、森林抚育、迹地更新等营造林建设。以乡村绿化为点、道路绿化为曲线、山体彩化为面,整体推进绿化彩化,开展乡村“大花园”建设。

  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珍贵彩色森林4.25万亩、新植珍贵树木76.4万株、平原绿化4543亩、森林抚育2.75万亩、造林更新2348亩;全县累计创建市级以上森林城镇10个,市级以上森林村庄118个,省级森林特色小镇6个、森林人家8个。

  此外,为守护这越变越美的环境,安吉还深入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和智能化监管,通过划定红线、勘界定标,建设集监管巡查、信息查看、数据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监管系统,构筑起一道无形的生态安全屏障,守护青山绿水。

  美丽之变

  “绿树村边合,碧水映农家。”走进安吉鲁家村,乘上观光小火车,只见路边的人工湖里泛着涟漪,湖对岸是成片整洁的村舍,放眼望去,连绵的山丘宛如眉黛。

  鲁家村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成了现在鲁家村村强民富的真实写照。而5年前,谁又能想到它还是安吉的脏村穷村?

  脏穷则思变,思变则路通。鲁家村开拓创新,突破了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制度障碍,几年时间里,先后建成了万竹农场、葡萄农场、野猪农场等18个各不相同的农场,引进了颐久“中药谷”和房车文化营等旅游项目。同时,还修建了30公里绿道和4.5公里的村庄铁轨,通过观光小火车、电瓶车串珠成链,变“盆景”为“风景”。

  如今的鲁家村,成为了“游、吃、住、购、娱乐”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1年的1.8万元跃升至近500万元,形成了村庄愈美村民愈富的良性循环。

  从余村到鲁家村,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美丽山水、美好生活画卷,生动演绎了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美丽安吉建设的进程,实现了从“一域美”到“全域美”、“形态美”到“发展美”、“外在美”到“内涵美”的转变。

  近年来,安吉以改革之力构建生态文明新秩序,以改革之力打通“两山”转化新通道,以改革之力共筑民生福祉新格局。当地在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同时,推进构建高标准生态保护机制、高质量绿色发展机制、高水平开发合作机制等六大重点任务。

  在高效率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同时,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健全整治淘汰落后产能机制,为绿色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加快推进产业用地出让“标准地”改革,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将林权、宅基地等纳入不动产管理,有效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此外,安吉还着力打造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对高端人才和“大好高”项目的吸引力优势。严格执行项目、总量、空间“三位一体”准入制,实行“环评一票否决”,集中资源要素招引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俊鸟”。近5年,先后否决环保不合格项目135个,引进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天荒坪电站二期)等85个环境友好型项目,推进传统产业——椅、竹等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安吉白茶走上农产品“母子商标”品牌管理之路。同时,坚持把全域旅游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突破口。

  改革的深入,“传奇”的上演,安吉的“美”在不断升华蝶变。十多年来,从“生态立县”到践行“两山”理念,安吉让生态环境种下的“常青树”变成老百姓的“摇钱树”,从2005年到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5倍多,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

  眼下,安吉正在县域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两山”试验区建设的道路上大踏步迈进,让“两山”之路越走越宽。

  (中国环境报  记者朱智翔 晏利扬)

·上一篇:把改善生态环境重任 扛在肩上铭记心中践于行动
·下一篇:湖北率先实施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