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综合治理、强化污染物协同减排,统筹城市交通管理……自去年9月环保部与京津冀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一场旷日持久的呼吸保卫战拉开帷幕。然后,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同的“麻烦”。
实施过程遇瓶颈待突破
记者昨天从环保部获悉,京津冀及周边六省区市人民政府一一将任务分解到每个地区。推进综合治理,目标开始逐步落地,但实施过程中各地却进度不一,仍面临需突破的瓶颈。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说,以京津冀区域为重点,在控制煤炭使用、优化产业结构和防治机动车污染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但在目标责任书执行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领导还在观望,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在关停企业时,面临就业的压力;煤改气过程中,存在天然气供应不足等问题;黄标车淘汰的积极性不高,激励政策没有跟上……这些都是需要突破的瓶颈。
据了解,环保部已经会同有关部门,把“大气十条”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并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了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为实现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共有25个省份发布了实施方案,十几个省市层层分解了任务。
□各地困境
措施与群众利益存矛盾
近日,环保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然而,各地的应急措施在操作过程中却存在诸多“尴尬”,与此同时,严厉治污措施与群众现实利益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上海
上海市尽管已发布《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重污染应急方案(暂行)》,但关于雾霾严重时,学校是否需要停课,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对此,上海市教委官方微博表示,这是出于综合因素的考虑,并不能说停就停。因为“决定何时停课应综合考虑家长接送、学生的家庭照看和上下学路途安全等因素”。
兰州
由于洒水抑尘导致道路结冰,交通事故频发,引发诟病;但更多质疑是政府工作重心向环境保护调整带来的深层变化。在对原有燃煤锅炉进行天然气改造过程中,由于涉及点多面广、工程量大,致使部分地区供暖延期半个月,受影响的供热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除此之外,单双号限行造成严重的市民出行困难,更是引发舆论风波。
□观点
江苏省环保厅大气办副主任表示,即使所有污染源全部切断,都不可能立即明显降低污染,改善大气污染状态唯有靠长期治理。上海市环保局污防处副处长周军说,要彻底解决雾霾污染的困扰,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不仅产业结构要调整,布局也要重新科学规划。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区域联防联控。这就需要国家层面进行制度规划,协调统筹,建立起大范围的区域防治网。
(来源:综合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