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星球—Banner
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服务中心 活动专题 政策法规 环境文化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
服务电话:010-64129883

新闻资讯
武汉厨余垃圾生物处理遭遇三大难题

  发布日期:2012年8月14日

 


2012年08月13日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将小区回收的厨余垃圾运到专门的加工厂进行堆肥处理,制成有机肥后,再返还给小区进行绿化,或者卖给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记者在武汉采访时发现,随着城市垃圾量的日渐增加,这种由企业和小区合作的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方式成为破解垃圾围城困境的有效尝试。然而受居民生活习惯、城市垃圾运输方式、经济效益等因素制约,生物处理规模化推广之路困难重重。

     今年6月份,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德国巴斯夫公司,在万科润园小区免费向居民派送生物降解塑料袋包装厨余垃圾,放进分类垃圾箱中,一台运输车专门将厨余垃圾运至新洲的堆肥场。2到3个月后,这些垃圾将变成肥料,其中一部分运回小区,为花草树木施肥。

     华丽环保总裁张立斌介绍,生物处理厨余垃圾的关键是,居民扔弃的厨余垃圾,在堆肥条件下能完全降解,不污染环境,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华丽环保将可降解的垃圾袋按照每月30个的数量派送给小区居民,并在每个垃圾袋上标注门栋号。”

     据了解,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运行,目前已从小区回收4、5吨垃圾,按照45天完成一次堆肥,一吨厨余垃圾产生0.4吨的有机肥计算,可以生产1.6-2吨有机肥。

     张立斌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回收的厨余垃圾经过堆肥处理,可以制成有机肥,按照有机肥的质量高低,每吨售价在500-1000元不等,有机蔬菜等农田急需这样的有机肥。而且国内外的许多试验也表明,堆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连续使用堆肥2-3年后,土壤空隙度增加2.1%-4%,田间持水量增加1.4%-3.5%,有机质增加0.05%-0.17%,增产幅度最高达15%。厨余垃圾采用堆肥的处理方式,可极大地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为缓解温室效应作贡献。

     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武汉市政府参事李光教授认为,此次由多家企业共同合作的厨余垃圾分类堆肥项目,是开创性处理城市垃圾的有益尝试。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居民生活习惯、城市垃圾运输方式、经济效益不明显三大因素使厨余垃圾在生物处理之路上困难重重。

     首先,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垃圾处理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华丽公司负责人透露,试运行之初,物业公司给所有润园业主群发短信,在社区网站上也发布消息,通知居民免费领可降解的垃圾袋。但过了两周,只有200户多户业主申领。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目前已向400户居民发放了垃圾袋,持续使用的将近300户左右。

     其次,经济效益暂不明显影响企业和小区积极性。

     张立斌告诉记者,头一个月的试运行,华丽环保已经投入17万元,还没有实现任何盈利“一个可生物降解的垃圾袋比普通垃圾袋要贵2角钱。”他们今年的最终目标是免费发放5000户。他坦言,因为回收的垃圾量少,卖出的有机肥根本无法弥补成本,长期持续下去企业也将无以为继。

     据了解,华丽环保探索与小区合作初期,找了10多个小区,但都没有成功,最终与万科润园达成协议。

     记者在福星惠誉、安顺家园等小区采访时发现,这些小区并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而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笼统收集。负责安顺家园物业的武汉平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厨余垃圾”分类只有社会效益,暂时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投入大,收益小,绝大部分物业公司目前都不会想到去做这个事情。”

     “对于小区来说,润园的‘餐厨垃圾’分类活动还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娄珺认为,这项活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任何经济回报。

     第三,传统城市垃圾运输方式不利厨余垃圾分类长久发展。

     娄珺介绍,现在小区推行的垃圾分类和厨余垃圾回收处理全靠小区和企业合作推动,在垃圾分类运作过程中,虽然小区对垃圾进行了分类,但是垃圾运输环节不配套,垃圾装车后又被混在一起,影响了业主的分类积极性。

     据了解,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广州、上海、杭州等地,垃圾分类处理等工作都是政府主导。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王真认为,厨余垃圾生物处理的大规模推广,应大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大力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此外,应加大对企业的补贴力度,促进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周莹珣 廖君)

·上一篇:亚行建议中国制定促进绿色增长综合措施
·下一篇:垃圾何日不再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