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7日电 (邢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于16日公布。人民财经记者就《规划》提到的“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采访了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张孝德教授,他表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之前,首先要将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纳入发展考虑的第一位。
《规划》指出,中西部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城镇经济比较发达、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开发区域,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导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向中西部转移,吸纳东部返乡和就近转移的农民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和人口集聚,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在优化全国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张孝德表示,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之前,首先要将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纳入发展考虑的第一位。“目前威胁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危机是能源和环境危机,建立在不可再生资源基础上的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当代人类无法承受的巨大的代价。在与环境和资源相匹配的规划基础上谈城镇建设,考虑问题的顺序不能错。”他说。
张孝德说,在发展中西部地区城镇群建设时,要吸取我国东部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不可照搬不合理、不适合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措施。他建议,要认清我国为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不计成本的盲目追求大城市扩张而付出的代价,避免成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悖的高能耗、高浪费、高污染的病态城镇化。
张孝德认为,民族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不能缺失的灵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让中国乡村成为生态文明载体存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如何使承载着中国传统文明的乡村与承载着工业文明的城市走向两元共生成为可能,这是《规划》实施之前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