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星球—Banner
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服务中心 活动专题 政策法规 环境文化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
服务电话:010-64129883

新闻资讯
渠清因有活水来--探寻洱海源头变迁

  发布日期:2012年8月8日

 

渠清因有活水来
--探寻洱海源头变迁
发表时间:2012-08-0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报记者 霍桃

 


  洱源县,顾名思义,因地处洱海源头得名,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重要的生态价值。全县境内的560条大小支流,几乎占洱海平均径流量的70%,因此洱源的环境质量对洱海水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整个洱海流域治理中举足轻重的环节,记者从大理市一路驱车北上,追根溯源,探寻洱海源头的变迁。
  寻找茈碧花
  茈碧湖被誉为洱海的母亲湖,它作为洱海上游重要的补给水源,也是洱源县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经过数小时颠簸,记者终于见到了这片沉睡在群山怀抱中的辽阔水面。
  阿炳武一家曾在湖边经营着几艘快艇。老人说,当地白族同胞中,世代相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在很久以前,茈碧湖龙王要把女儿远嫁东海,公主不舍得离开父母家乡,临别时泪水滂沱,洒在湖面上化为簇簇白花,老百姓称为"辞别花",也就是茈碧花的由来。
  而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很少有见过茈碧花的,因为它对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极高。随着当地种植业、畜牧业扩大发展和周边餐饮业兴起,茈碧湖水质日趋下降,茈碧花也难觅踪影。"以前湖里茈碧花太多了,一大片白花花的,船都划不进去,后来到处挖鱼塘,养了武昌鱼和草鱼,湖里一株花也没有了。"谈到曾经生态环境的恶化,老人唏嘘不已。
  为确保饮用水安全,提升入洱径流水质,全面改善生态环境,洱源县从今年5月开始,累计投资1000万元,用于建设茈碧湖湖滨带修复工程,包括茈碧湖外海湖滨带修复工程、凤羽河河口生态修复工程及弥茨河入湖口湿地建设工程3部分。如今,修复工程已经开工建设,退出鱼塘378.1亩,涉及28户农民,拆除房屋77.4亩,退出滩地57.59亩。
  为补给和保障群众生活,洱源县又拿出682万元作为补偿款,兑付给了涉及"退塘还湿"的农民。阿炳武说,为了寻回绝迹已久的茈碧花,退塘还湖、兴建湿地、封湖禁渔,老百姓都能理解,从勉强接受已经转变为全力支持。
  目前,让茈碧湖休养生息的修复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走过一段开挖的泥泞土路,记者看到了已部分建成的茈碧湖外海湖滨带湿地。落日西沉的傍晚时分,站在已经初见雏形的茈碧湖外海湿地边缘,可见数百只白鹭飞降至湖心小岛,在绿树掩映中啼鸣、嬉戏。白鹭起落处,簇拥着几十朵睡莲状的白花,绿苞黄蕊,隐隐有股蜂蜜般的甜味。
  阿炳武老人兴奋地叫道:"看,传说中的茈碧花。"他笑道:"湿地建好了,旅游的人只怕会更多,生活会更好。过去口说无凭,许多游客听了传说却见不到花,现在,茈碧花又回来了。"
  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来到洱源县右所镇,记者见到了当地人引以为豪的西湖,纯净如玉,美轮美奂,湖底的水草清晰可见。
  "此西湖,非彼西湖,不是江南,胜似江南。"西湖村党总支书记李映侯一边热情地解说,一边掬起一捧清洌的湖水送到了嘴边。
  西湖是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大理州级自然保护区,湖面面积4.66平方公里,贮水量1800万立方米。湖水通过罗时江汇入洱海,是洱海的重要水源之一。
  洱源县环保局局长杨永胜介绍说,为整治西湖流域生态环境,除了退塘还湖1400.5亩以外,洱源县在沿湖四周修建了6~8米宽的湖滨带,种植了两万余株垂柳和500多亩芦苇、茭草。同时,累计投资910万元建设了右所镇西片区污水处理厂和2.2公里截污管网,对西湖周边村落、集镇及旅游公司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再通过西湖湿地的生态修复作用,西湖水质已从2001年的地表水Ⅴ类提升为Ⅲ类以上。
  今年65岁的李树常是西湖东登村老年协会的会长。闲暇时间,他就组织起村里的"老哥们"和其他老年协会会员下湖清理垃圾、水葫芦等。他说:"村里世世代代吃着西湖鱼、喝着西湖水,前几年水不好,身体就不健康。这两年,水清了,身体好了,回想起来,付出很值得。"
  西湖水由清变浊,又由浊变清的过程,使当地妇孺老幼都对"环保"有了切身感受,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水源地保护,最初由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的治污工程,逐步演变成了老百姓自觉参与的全民行动。在洱源县政府的倡导下,西湖小学开设了每周两节的环保课,编制了相应的教材,还选拔和评比出了一批"环保小卫士"。记者看到,上完环保课放学的孩子撑着船下湖去打捞垃圾,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收效显著。近些年,当地群众自发清理水葫芦5000多吨,并积极打捞福寿螺卵,有效清除了外来物种,紫水鸡、白鹭、黄鸭等当地特有珍禽又重回西湖繁衍生息。
  洱源县右所镇幸福村的农民魏可,现在是一名全职垃圾收集员,年近半百的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5个春秋。从一开始受排挤、屡遭白眼,到现在家人支持、村民重视,魏可工作的变化也体现了环境意识在农村的普及程度。现在,他遵循镇政府安排的日程表,每周6天,每天1~2趟,去3个乡村上门收垃圾。
  "我开着拖拉机走街串巷,每家每户听到喇叭声就把一天攒下来的垃圾送出来,都是自觉的。现在也不往湖里倒,不往路边堆,都等着垃圾车来收,塑料袋满天飞的情景一去不返。下雨天也要去收,一是怕有人乱扔,二是怕被投诉。大家现在都重视这个事情。"魏可说。
  杨永胜说:"西湖水质得到有效改善,不仅减轻了洱海的污染负荷,也提升了当地景观质量,带动了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保护的积极性。目前,到西湖观光的游客日益增多,日均达2000人以上,农民用自己的渔船入股参与旅游经营,一条船旺季每月的收入就有2400元,这都是生态环境创造的经济效益。"

  失而复得的弓鱼
  在洱海,曾经栖息着不少珍贵的土著鱼种,被当地渔民称为“洱海花”的弓鱼,正是其中最名贵的一种。史料记载,20世纪50年代间,洱海弓鱼的年产量超过600吨,占洱海渔业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在大理州水产工作站,记者了解到,弓鱼也分几种,学名有云南裂腹鱼、灰裂腹鱼和大理裂腹鱼等。随着洱海水质的恶化、外来鱼种的大量引进以及栖息地的人为破坏,大理裂腹鱼已经完全消失,云南裂腹鱼也所剩无几。1996年,洱海全湖大面积蓝藻暴发,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弓鱼就在洱海中绝迹了。
  洱源县副县长马利生在县领导班子中,主要分管环境保护特别是洱海治理工作。在此之前,他曾担任了6年县环保局长。马利生说自己从小就生长在弥苴河汇入洱海的湖口边,对这条流过家门的河水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从洱源县右所镇、邓川镇到江尾乡,弥苴河与两岸10万余名各族群众的生活起居休戚相关。我们小时候经常在河埂水塘边玩耍,看到细柳鱼顺着水流一路游下来,无意中还抓得到弓鱼。”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整个弥苴河变成了大垃圾池,吃喝拉撒全部丢在河里。这条连接了洱海源头5个湖泊、6条江河的水源被污染了,这对洱海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面对被严重污染的河水马利生心痛不已,“弓鱼,曾经是洱海最美的记忆,也是今天洱海最深的伤痛。这些洱海孕育的精灵,还能重回故地么?”
  从村长到副乡长,从县环保局长到副县长,马利生的工作始终以“清水”为核心。“我带领着县环保局全体工作人员,会同环境协管员以及乡、镇、村、社的干部,共同清理河道,把遗留在弥苴河的废铜、废铁、废塑料、废玻璃瓶等垃圾、污泥全部疏挖了一遍。”马利生回忆着治污的经过,“淤泥和废弃物搬走后,再栽种部分水生植物净化水质,这个‘循法自然’的方案行之有效,作用十分明显。”
  如今,位于弥苴河上游,介于新、老永安江之间的邓川镇,也建成了占地98.66亩的邓北桥湿地,日处理能力在5万立方米左右。河水通过格栅、重力沉淀后依次流经氧化塘、一级表层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二级表层流湿地,再进入永安江下游。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悬浮物80%~95%,化学需氧量20%~50%,氨氮25%~50%,总磷18%~50%。马利生表示,邓北桥湿地建设土地涉及4个村民小组,按照每年每亩500元的标准,一年一签,向农户租用,保持土地权属不变,群众自主经营。不仅入洱水质明显改善,也探索出了一条长期、有效的保护之路。
  2006年~2011年,随着洱海保护治理系列工程和洱海湖泊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实施,洱海水质连续多年保持在III类,一年当中还有几个月达到了II类。今年3月,大理市洱海管理局将科研人员在弥苴河流域人工驯养繁殖出来的两万尾云南裂腹鱼、0.2吨50克~100克云南裂腹鱼鱼种投放到洱海中。经过近几个月跟踪监测,这些投放到洱海中的云南裂腹鱼生长状况良好。传说中,湖水清澈透明,一朵朵随波荡漾的海菜花怒然盛开,成群结对的洱海弓鱼首尾相衔的美景,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眼前。
 

·上一篇:周生贤调研长沙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下一篇:塞外明珠乌梁素海或将消失 库容面积仅60年前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