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星球—Banner
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服务中心 活动专题 政策法规 环境文化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
服务电话:010-64129883

新闻资讯
绿色人物 感动你我

  发布日期:2012年7月4日

 

 

绿色人物 感动你我
——“2010~201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事迹简介
发表时间:2012-07-04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7版


      知行合一输出环保能量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作为媒体人,他用第三只眼看世界评环保,冷峻的视角下饱含他对地球母亲的脉脉温情;作为名人,他珍惜善用自己的话语权,不失时机传播环保理念,为社会输出环保正能量。

  2007年3月,他带领《东方时空--岩松看日本》报道组走进日本,以媒体的视角和新闻人的敏感,对日本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时尚、娱乐等诸多方面做了近距离观察。通过"看日本",为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可能遇到的诸如环保、老龄化社会、传统文化发展等问题探寻答案。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他参与发起了"鼓励使用手帕,尽量少使用纸巾"的环保倡议。他还担任了"志蓝环保行动"形象大使,呼吁明星关注城市发展、身体力行推广环保的生活理念。2011年6月,云南曲靖发生了严重的铬渣污染事件,他在《新闻1+1》中进行了专题报道,剖析环境事件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探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引起全社会强烈关注。他还多次以嘉宾身份出席各种讲座,与市民、大学生分享环保观点,传播环保理念。他,知行合一,展现了一个媒体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镜头记录动物最美瞬间
  ——中华对角羚保护站荣誉站长、生态摄影师葛玉修

  他是一位有着“青海湖鸟王”、“中华对角羚之父”、“青海环保卫士”美誉的生态环保摄影家。他爬冰卧雪、风餐露宿,用镜头记录了野生动物最美的瞬间,演绎着青海高原的壮美天地。他在传达给世人心灵震撼和视觉冲击的同时,还传达出强烈的社会呼唤: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

  自1995年起,他自费前往青海湖200多次、三江源21次、可可西里9次,拍摄图片10万余幅。期间,虽数次遇险,仍不改初衷。他是首位拍摄普氏原羚影像资料的摄影师,在他的奔走呼号下,普氏原羚增加了中文名字“中华对角羚”,并在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逐步摆脱濒危的命运。
  他充分利用媒体平台传播环保理念,将一己之力变成公众行动——他自费出版了青海省第一本专题摄影画册《鸟岛》,他发起创办了青海省第一个民间生态环保摄影网站“青海青”,他撰写发表了有关生态环保的文章160余篇、图片1500余幅。近年来,他走出青海,在全国进行了260余场公益演讲(仅2010年就演讲了35场)。2011年,他赴三江源头考察拍摄,并通过微博宣传保护江河源。他用近20年的坚持,表达着他对大自然的无言大爱。
  展示企业家回报社会的情怀
  ——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

  他是慈善家。截至2011年底,他10年慈善捐赠总额近16亿元,帮助特困户逾70万人。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每次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他都携物资、人力、器械远赴灾区全力抢险救灾。从盈江地震救灾到千里驰援日本地震,从贵州毕节“一路慈善一路歌”慈善演唱会到回报社会低价卖房,从组织全国企业家代表团慰问云贵藏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百姓到携企业家爱心团赴台湾感恩之旅,无一不展示出一个草根企业家回报社会的情怀。

  他是环保企业家。他大力倡导推进环保产业、绿色经济、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陈光标麾下的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垃圾处理和再生的业务,所采用的拆迁方式以绿色环保、再利用、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如果说陈光标热心慈善是在帮助身处困难的人解决现实的燃眉之急,那么他所倡导和进行的循环经济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更具长远意义的事业。
  他,突发灾难冲锋在前,低碳环保亲力亲为,为社会文明进步建言献策、大声疾呼。他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担当相结合,是民营企业家回报社会的典范。

      心与天鹅一起在蓝天翱翔
  ——山东省威海市大天鹅保护协会会长袁学顺

  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的家乡——山东荣成是大天鹅和其它候鸟的重要越冬地。35年来,他义务保护和救助在迁徙过程中受伤的大天鹅,累计救助伤病天鹅500余只,保护天鹅湖湿地1000余亩。他坚持每天巡湖,跑遍了荣成天鹅湖的每一个角落。他视天鹅为孩子,将自家的院子改成了“家庭式大天鹅康复中心”,被誉为“天鹅爸爸”。他拿出积蓄为天鹅购买粮食和药品,把康复的天鹅送回蓝天,而家中却一贫如洗。他挺身而出,反对在湖畔盲目开发工业项目,并为政府献计献策。

  2003年,他牵头成立了威海市大天鹅保护协会,致力于推动大天鹅的保护和宣传。2007年,他用自己的奖金建立起了“人与自然园”,宣传保护大天鹅。2010年,协会开展的天鹅保护活动获得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肯定和资助。他通过开展恢复湿地、保护水源、建立民间村镇救助点、编写《大天鹅救助手册》等活动,提高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带动大家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鹅卫士”袁学顺,以一份淳朴的执着,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歌颂自然感染听众
  ——空政文工团副团长、著名歌唱家韩红

  作为歌唱家,她用音乐倡导宁静、简单、遵从自己内心世界、尊重大自然,她创作、演唱了包括《家乡》、《风雨中的美丽》、《那片海》等大量赞美自然的文艺作品,她以独树一帜的音乐魅力,感染了无数听众。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式,她演唱了充满绿色的环保歌曲《多情的土地》,以表达对中华大地的无限赞美之情。

  多年来,韩红在演唱事业之外,积极组织并参与了很多慈善公益活动。作为一名西藏歌手,她坚持为家乡献爱心、为百姓做实事。2011年,她发起了“韩红爱心行动”,组成近百人的爱心车队奔赴西藏,深入偏远乡村开展义诊,捐助孤残儿童学校,这一活动已经成为百姓信赖的知名公益品牌。
  她积极参与各类环保公益活动,号召更多的人们关注环保、热爱环保。2010年,她出席了“减法生活绿色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与其他嘉宾共同演唱绿色公益歌曲《最美的星球》;2011年9月,她受邀参与了“生态行动助力中国”全国大型生态公益行动义演,并且手缠绿丝带绿动全场,以实际行动向生态致敬;2011年11月,她参加了大型中国环保主题特别节目“环保惠民·绿色跨越”晚会,倾情献唱主题曲《阳光大地》。
  打造朝阳产业园名片
  ——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理中心主任吴选辉

  他是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探索者和实践者。2009年,他受政府委派,从绿色奥运村的建设者转岗为环保产业的管理者。3年时间,他把一个功能单一的垃圾处理场转变为一个管理先进、环境优美的循环经济园区。他勇于开拓,不断探索固废处理资源化发展道路,建成了全国面积****、技术******、设施最齐全的固体废物处置和资源循环利用园区。2009年,园区被列为“北京市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园区管理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打造出中外瞩目的“朝阳产业园名片”,被国际友人誉为“最美的循环产业园”。

  他敢为人先,率先实现园区对公众开放,宣传普及环保知识。两年多来,接待社会各界1.2万余人(次)。园区被列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绿色旅游景点和绿色北京新八景之一,成为北大、清华等多所高校的教育实习基地,为广大市民普及环保理念、传递绿色北京的科学内涵做出了贡献。
  他着力倡导并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环境园区建设,被同行推选为中国环境园战略联盟执行理事长,组织和发起中国环境园战略联盟首次会议和高层论坛,与瑞典、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交流机制,推动了全国循环经济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肩负使命不断创新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厅长何发理

  他是一名环保部门的领导干部,他领导陕西环保系统与时俱进,通过扎实工作和不断创新,使陕西的环保工作进入********梯队行列。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排位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全省环境质量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遏制到整体好转、局部提升的大转变;全省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平均净增100多天,连续3年全部超过300天,陕西省渭河水质逐年好转,汉丹江水质连年保持达标出境。

  他善于开创工作新局面,他主抓陕西省环保工作的这些年,全省出台了地方性环保法规9部,地方环境标准18条,是陕西省地方环保立法最多、执行力度****的时期;在西北5省他率先开展排污权交易和水质断面考核污染补偿制度,成为用经济手段促进环保发展的创新典范。他设立厅长信箱,接受公众环保投诉和咨询并及时答复,以各种形式推进陕西环境治理提速。他高度重视环境文化宣传教育,全力提升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度,每年都做客省电视台、陕西新闻网等媒体,与听众和网民对话交流;他较早倡导成立了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组织拍摄了全国首部纯环保题材电影《绿水》。
  低碳环保的理论开拓者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

  潘家华长期从事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他是中国低碳环保的理论开拓者、理念践行者,也是实践推动者。

  早在1990年初,针对三峡移民和生态保护,他提出了环境产权,建议水电收益补偿环境损失的制度化安排。1990年中后期,他作为专家支撑“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2008年,在波兹南气候变化会议中,他首次提出了一个公平和可持续的2010年后国际制度新方案——“碳预算方案”。
  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他代表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争取碳公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和数次谈判的中方成员,他在国际上奔走疾呼,介绍解决方案,解释中国政策立场。他提出,中国加速经济低碳转型既是承担国际义务和责任,也是自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中国加速经济低碳转型的决心不容置疑。在本土实践中,他求真务实,拨开迷雾,在理论研究中,他孜孜以求,为中国低碳发展建言献策。
  他的言论和实践,不仅代表着学者对环保的智慧与良心,更代表着中国对环保的担当与坚持。
  投身环保担当责任
  ——中国光大国际行政总裁陈小平
 
  他曾是一位在央行及商业银行工作的金融家,10年前毅然转型从事环保事业。

  他是一位低调务实、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始终秉持“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应是环境与责任的承担者”理念。他用8年时间将公司发展成为中国环境保护行业中的领军企业,投资、建设、运营60余个环保与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约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日处理规模超过1万吨,每年生产绿色电力约8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日处理规模180万吨,每年减少COD排放量达18万吨。这些环保与新能源项目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所在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成为当地城市环保科技示范和环保教育基地,成为民众接触和建立绿色环保理念的一个个生动宣传场所。
  他为中国环保事业做出的成绩和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2011年,光大国际被香港媒体评为“杰出环境保护企业”;他本人被香港媒体评选为“绿色中国——杰出环保领军人物”。
  心系母亲河的媒体人
  ——湖南经济电视台《湘江母亲河—东方莱茵河之梦》报道组

  他们是具有专业水准和绿色责任感的媒体人。他们将湘江流域污染防治报道作为年度报道“一号工程”,从2011年4月到10月,历时7个月,从源头到江口,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矿山,从历史到未来,他们像为母亲梳理头发一样,仔细地梳理着湘江污染治理的缘起、现状与出路,讲述着湘江儿女对母亲河的认识、关注和忧虑。

  他们远赴欧洲实地采访,借鉴莱茵河污染治理成功经验,访谈多个国家政府和环保组织,最终形成融历史、文化、自然、经济于一体的五大篇章76期节目,总时长达20多个小时,在新闻节目黄金时段播出,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大型专题,广阔的视野,深沉的思考,全方位展示和探讨了湘江的污染治理、品位提升和美好未来,引发了新一轮“爱江大讨论”和“治江大思辨”,在推动湖南全省加快湘江治理、提高环境意识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上一篇:环境教育:几多欢喜几多愁--来自全国7省中小学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规划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