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星球—Banner
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服务中心 活动专题 政策法规 环境文化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
服务电话:010-64129883

新闻资讯
保持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

  发布日期:2019年8月6日

 

    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分析表明,2019年上半年,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巩固。但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环境空气质量仍处于反弹状态,巩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难度依然较大。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呈稳中向好态势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长6.3%,其中二季度增速环比提高0.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保持总体平稳发展态势。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9%,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工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7.7%,均快于工业增速。从需求结构看,消费基础性作用在巩固,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1%,消费内部升级稳步推进。投资结构继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制造业技改投资都保持在10%以上的较好水平。外贸形势总体稳定,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3.9%,一般贸易比重继续提升。从能源结构看,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在年初出现发弹情况下逐步缓解并趋于改善,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0.1%,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142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同比增加20个。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4.5%,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4.3%,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七大流域中,长江流域水质为优,珠江流域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辽河和海河流域为轻度污染。监测的109个重点湖(库)中,66.1%的湖库水质好于Ⅲ类。

  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作用不断增强,但巩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难度依然较大

  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总体平稳运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红利逐步释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下决定性基础。生态环境保护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积极主动服务“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公平健康市场环境,促进行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

  一是积极主动服务“六稳”工作。落实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采取建立服务台账、开辟绿色通道、提前介入等措施,依法加快重大项目环评审批,进一步下放补短板领域项目审批权限,继续减少环评审批时限。印发实施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多地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帮企减污”专项活动,帮助企业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发布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公告,鼓励污染防治企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上半年,全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48%,同比上升12.6个百分点,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推动加快大宗货物“公转铁”步伐,带动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上升,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14.1%。

  二是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及青海省“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成果落地应用,强化空间管控、环境质量和准入约束,引导和优化产业布局。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开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试点,推进与环境执法制度融合衔接。出台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进一步规范行业市场秩序,促进达标企业生产负荷提升,二季度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为80.9%,达到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

  三是营造公平健康市场环境。出台进一步规范适用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在生态环境系统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意见,细化自由裁量权种类和幅度,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精准执法,促进企业环境守法。推进全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指导地方根据源解析结果和污染物排放构成确定优先管控行业,同行业内企业根据污染物排放绩效水平进行排序并分类管控,实行清单化、差别化、精准化分类管理。

  同时,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部分领域环境治理任务进展滞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难度在加大。

  一是经济增长对传统动能的依赖有所上升。从全国来看,传统动能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上半年,全国粗钢、水泥、平板玻璃、焦炭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9%、6.8%、6.8%、6.7%。能源消费和生产居高难下,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4%,煤炭生产量增长2.6%,原油加工量增长5.8%,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低于年度目标要求。货运结构调整步伐仍需加快,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5.5%,低于货运量增速0.4个百分点,结构性压力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愈发凸显。

  从重点区域来看,传统产业规模扩张的特征尤为明显,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上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除北京外的6省(市)焦炭、粗钢、水泥、火电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3%、11.1%、7.4%、5.4%,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4.6、1.2、0.6、5.2个百分点。若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上升、优良天数比例下降的态势难以根本扭转,如期完成年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风险较大。

  二是环境治理任务还存在不少短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0个“公转铁”重点项目中,28个项目进展滞后于计划要求。一些地方清洁取暖补贴力度趋减,部分地区存在散煤复燃问题。有些地方环境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生活污水管网不配套、污泥处置能力不足、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管理不规范等现象依然存在,违法排污问题时有发生。山西、辽宁、海南3省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完成率低于25%。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进展不平衡,259个地级城市中,77个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低于80%。河流生态基本流量不足,大量河湖缺乏应有的水生植被和生态缓冲带管控措施,自净能力较差。部分地区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依然突出。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近些年摸索实践的基础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策略和方法。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发挥倒逼作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受中美经贸摩擦、结构调整阵痛等因素综合影响,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更需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出台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增加反映结构协调、质量效益、新动能发展等指标,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扩大有效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竞争中性为原则,健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保障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加强基础应用研究,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壮大优结构促升级增就业的新动能。严格环境准入,依法依规做好重大项目环评管理,建立健全“三线一单”硬约束,促进提高新增产能质量,优化新增产能布局和结构。以加强环境治理倒逼传统产业转型改造升级,巩固钢铁等行业去产能成果,严防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张。

  三是健全奖优罚劣机制。在生态环境领域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奖优罚劣机制向纵深发展。不断加大财税、价格、金融等经济政策向环境治理优的企业倾斜优惠力度。落实差别化环境监管,对群众投诉反映强烈、违法违规频次高的企业加密监管频次,对违法者依法惩处;对守法记录良好的企业大幅减少监管频次,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中,严格按照污染物排放绩效水平进行排序并分类管控。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效能。(储成君 万军 秦昌波 李新)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上一篇:江淮汽车OBD系统造假被罚1.7亿元 生态环境部表态支持并跟踪案件进展
·下一篇:遭生态环境部通报“屡查屡犯” 广州发展子公司参股企业被挂牌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