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等科研单位及高校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进驻常德。这意味着,常德市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此次驻点跟踪研究突出总磷减排、监控断面总磷达标这一重点,主要任务是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评价、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技术支撑“两个系统”;构筑“一湖两水”环境大数据共享,水质预警、预报及决策,环境风险演练及风险防范“三大平台”;出台区域开发负面清单,重点区域流域保护清单,优先治理区域、流域清单,关停并转迁区域、行业、企业名单“四个清单”;建成污染源动态变化、区域流域水资源管理、入河口排放时空变化及规律、环境风险识别、环境监测网络“五大体系”;打造黑臭水体治理、工业园区治理与管理、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及良好湖泊保护、不达标水体治理、区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重点矿区综合治理及修复“六大样板”;形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治理、航运污水垃圾处理、矿区水治理、典型工业污染点源治理“七个模式”。
“我们的目的是统筹解决全市突出的水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据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介绍,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全市总磷排放量比2018年减少10%,“一湖两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的国、省控断面比例达到并稳定在95%以上,无劣Ⅴ类国、省控断面;市城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95%以上,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县(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9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高于95%。
(责任编辑:晏紫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