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星球—Banner
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服务中心 活动专题 政策法规 环境文化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
服务电话:010-64129883

新闻资讯
农业节水纾解水之困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4日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其中,农业作为用水大户,是贯彻这一理念的重点领域,发展农业节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农业用水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2%,部分地区高达90%以上,而且农业用水效率不高、浪费严重,节水潜力很大。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宏观层面和空间布局上对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做出了全面部署和统筹安排,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中国环境报记者崔煜晨综合报道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业用水是经济社会用水大户,且用水效率不高,具有较大节水潜力。要把节水灌溉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全面做好农业节水工作,这将推动我国农业节水工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农业节水为何专门出政策?

  农业节水重要且紧迫,但缺乏专门的政策性指导文件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节水工作高度重视。2011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把节水灌溉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战略和根本性措施,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为什么抓农业节水?水利部办公厅常务副主任王韩民介绍说,首先,发展农业节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农业用水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2%,部分地区高达90%以上,而且农业用水效率不高的问题严重。

  其次,发展农业节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关键在水,最根本的出路在于节水。

  第三,发展农业节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加快推广先进实用农业节水技术,可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农业生产资料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科学发展。

  第四,发展农业节水是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的迫切需要。随着极端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加剧、现代农业发展对水的依赖和敏感程度提高,加强以节水灌溉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极为迫切。

  一直以来,我国缺乏专门针对农业节水的政策性指导文件,导致节水灌溉等工作进展缓慢。目前,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为9.25亿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38亿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87亿亩,总体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根据相关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将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95亿亩,其中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确保5000万亩、力争新增1亿亩。到2020年,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将力争达到7.6亿亩。要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发展农业节水,就必须强化顶层设计,为规划编制、政策完善、工程建设、管理改革提供指导。

  《纲要》重点解决哪些问题?

  统筹谋划农业节水,明确政府职责,强调创新体制机制

  在编制过程中,《纲要》与《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全国节水灌溉规划》以及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等现有的相关规划进行了协调和衔接,目标任务与政策措施都保持了一致。专家表示,《纲要》的出台有利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统筹谋划农业节水工作。

  《纲要》强调,要运用综合性的措施,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科技、工程等多种手段,有利于从整体上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在指导思想上强调“四个着力加强”,即着力加强工程、农艺、农机等节水措施的综合运用,着力强化农业节水的科技支撑,着力创新农业节水工程管理体制,着力健全基层水利服务和农技推广体系。

  到202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农业生产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匹配、农业用水规模与用水效率相协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节水体系。

  《纲要》强调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强化对农业节水的分区分类指导。通过综合考虑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水土资源状况、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基础、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及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东北、西北、黄淮海和南方等地区农业节水发展的分类指导意见。

  《纲要》还强调要创新农业节水发展体制机制。提出要完善农业节水政策法规,建立严格的农业用水管理制度,增加农业节水投入,建立政府扶持和农民参与的农业节水发展机制,完善农业节水技术服务体系,深化农业节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一步增强农业节水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纲要》明确了政府在农业节水发展中的责任主体地位,有利于强化节水的公益性;也将极大地促进农业节水工作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而对促进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哪些内容需要重点把握?

  做好顶层设计、推进重点工程

  《纲要》明确提出了农业节水的总体要求、体系构成、分区指导、重点工程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实施意见。在贯彻落实中,如何重点把握?

  对此,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王爱国表示,《纲要》提出的思路和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该准确把握,并贯穿到农业节水工作的全过程。

  他说,《纲要》明确了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的思路和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指导思想”、“五项基本原则”和“一个发展目标”。即围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水资源高效利用,要求严格水资源管理,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转变农业用水方式,完善农业节水机制,着力加强农业节水的综合措施,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工程管理体制,健全基层水利服务和农技推广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坚持因地制宜,分区实施;坚持突出重点,示范推广;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坚持建管并重,深化改革。

  农业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和多个环节。《纲要》强调要突出抓好优化配置农业用水,调整农业生产和用水结构,完善农业节水工程措施,推广农机、农艺和生物技术节水措施,健全农业节水管理措施等五个方面的工作;到202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农业生产布局与水土资源条件相匹配、农业用水规模与用水效率相协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农业节水体系。“这些工作应该充分体现在节水灌溉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等环节中。”

  对于《纲要》提出的农业节水分区指导原则。王爱国说,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突出重点任务,推动农业节水科学发展。对于《纲要》中提到的重点工程,如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规模化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农业节水技术创新、山丘区“五小水利”建设等,应该总结近年来工作实践中的经验,不断完善制度,创新体制机制,扎实做好这些工程的推进工作。

  对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性,王爱国表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管理任务重、难度大,且面广量大、服务千家万户,必须创新长效发展体制机制。

·上一篇:精打细算促环保——日本开源节流与环境和谐相处经验
·下一篇:苏州震泽推出企业绿色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