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百姓就业增收”的论调在一些地方再度出现。例如,自2017年9月起,某省份经信委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时,多次将医药行业增加值下降归结为“受环境保护督察影响”,“甩锅”给生态环境保护。(12月8日《人民日报》)
地方寻求经济发展无可厚非,但倘若一味发展经济,群众的幸福感却因生态环境破坏大打折扣,甚至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那只会与“建设美丽中国”理念背道而驰。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告诫,“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的确,生态环境欠账,终究是要还的,甚至需要“连本带息”地加倍偿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即使环境历史欠账再多,但也不能因为问题存在时间长、整改难度大,就久拖不决,而要不断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构建大环保格局,用最严格制度保护好生态环境,尽快补齐欠账。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顾此失彼、急功近利。对待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回避、不推诿、不遮掩,对于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要坚持立行立改,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才能确保取得实效。时刻谨记,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抓紧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将来付出的代价必定会更大。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经济数据亮眼,但其辖区内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却危害人民群众健康,这些生态环境“欠账”,使得大自然产生了雾霾、水体黑臭、土壤重金属等自然反应,留下的这些“烂摊子”,已在现如今被迫“连本带息”偿还,其整治和恢复费用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甚至远远超过创造的GDP和财政收入。一算总账,其实是寅吃卯粮、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环境是不可复制的,把环境治理好了,也是从另一个方面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环保和发展并非不能兼顾,只要找到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点,绿水青山就能变成金山银山。
生态环保必须下大气力监管,打着“发展”旗号的污染绝不能继续纵容。实际上,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并非过头了,而是过去长期以来监管力度比较薄弱,一些地方和企业早已习惯了,对开始动真碰硬的环保督查执法,一时适应不了、接受不了。但是,改变过去“重发展,轻保护,只破坏,不治理”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早已刻不容缓,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拳治污、铁腕执法,还清生态环境的“历史欠账”才是应有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