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星球—Banner
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服务中心 活动专题 政策法规 环境文化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
服务电话:010-64129883

新闻资讯
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改革开放四十年辽宁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5日

 

生态兴则文明兴。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 ,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设美丽辽宁的行动不断升级提速,出台制度之多、污染治理和监管执法力度之大、环境质量改善效果之好令人瞩目。

  12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促进绿色发展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土地、矿产、海洋、测绘各自为政,到今年组建省自然资源厅, 40年来,我省的自然资源工作逐步构建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综合治理的管理体系。

  形成了耕地保护“三位一体”新格局。我省从1986年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管理体制以来,经过艰苦工作,全省现有耕地7457万亩,其中基本农田5528万亩,均高于国家下达的保护目标数,与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共同构成生态保护屏障。自2000年国家实行占补平衡制度以来,连续18年实现了占补平衡。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成高标准农田1352万亩,直接受益人口414.12万人,保障了粮食安全。

  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我省不断加大土地用途管制力度,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十二五”期间,全省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大幅提升,亿元GDP耗地量比“十一五”末下降33%;新增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29%、 16%。同时,加强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自2002年以来累计投入专项资金56.53亿元,实施矿山复绿行动和青山工程, 1600余座矿山、 11.5万亩土地恢复了生态,并完成18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核查工作,清查出矿业权93宗,为矿业权依法有序退出奠定了基础。

  海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构建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了一批科技兴海示范基地,攻克了一批海洋药物、生物制品、海洋牧场等关键技术,加快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保持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培育和发展势头,初步形成了具有辽宁特色的海洋产业发展格局,增加值突破70亿元。

  全力提供测绘地理信息保障。形成了以“一网一库一平台”为核心的地理信息管理服务体系,每年无偿向社会提供价值近3.6亿元的数据服务。“天地图·辽宁”建设与应用项目为自然资源、发改、公安、交通、气象等多个部门搭建了23个应用系统,更好满足了政府决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应急救灾等领域数据需求。

  用制度撑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

  围绕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了《辽宁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7—2020年)》《辽宁省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辽宁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同时,不断压实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工作体系,切实形成环境保护工作合力。

  去年,《辽宁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印发,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奖惩的重要依据,对领导干部的审计从原来“审钱”的经济责任审计,拓展到“审绿”的生态环境审计。不断完善追责问责机制,我省率先在省级层面出台环保督察、海洋督察问题整改问责办法,使整改追责制度化。

  全面推行河长制。今年6月底,我省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省市县乡全部印发了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及有关工作制度,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共设立总河长、副总河长和河长21157人。今年10月,建设美丽河湖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实施,开展五级河长巡河行动。我省还实行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截至目前,已出台省级水资源政策法规文件43份,健全了水资源法规政策体系,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强化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考核体系。

  机制不断健全,法治不断完备,我省逐步构建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

  环境监察是保障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得以落实和实施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环保监管执法力度持续加大。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环保系统共立行政处罚案件1.436万起,累计办理按日计罚案件307起,查封扣押案件656起、限产停产案件389起、移送适用行政拘留案件468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20起,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铁腕治污”重现天蓝水清岸绿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

  为坚决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对大气、水、土壤污染的治理力度。2013年以来,全省拆除燃煤小锅炉近两万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104.6万辆。以大伙房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组织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同时打响重污染河流治理攻坚战,努力消灭劣五类水体。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我省组织开展全省范围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为土壤污染防治打好基础。

  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我省不断加强水利工作。从“十二五”开始,全面开展全省压采地下水工作。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已经关停封闭地下水井3900眼,压采城镇地下水7.65亿立方米,使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遏制。

  同时,我省以大伙房水源保护区为试点,全面推进绿色治河进程增强含蓄水源能力。在统筹满足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的同时,好生态流量泄放调度管理, 2013至2017年累计为辽河、浑河、太子等重点河流调供生态水31.34亿方米。

  “铁腕治污”成效明显。2017年全省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10%, 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20%,优良天数比例为75.8%,人民众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水环境质稳中趋好,农村供水状况不断改善117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解决。土壤环境风险基本可控,有地保障了粮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4400多个村庄完成环境治理,村容貌明显改观,近一半农村人口受益118个村完成“厕所革命”,2.8万户民受益。盘锦市大洼区获评全国首生态示范县。大连市、本溪满族自县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稳推进。

  生态环境改善了,生活品质提了。良好生态环境让人们享受到更的民生福祉。一幅天蓝水清岸绿景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成为4300万辽人民的大美家园。

                                                (辽宁日报)

·上一篇:全面把握生态环境监测新要求
·下一篇: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卡托维兹大会领导人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