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把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和委员们围绕“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建言献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总体上看,我国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全国政协常委和委员们认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制度安排,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曾两次担任督察组组长的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顺说:“亲历其中,深切感受到中央环保督察犹如一柄‘利剑’,督促各地解决了一大批长期难以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收到了‘中央肯定、地方支持、百姓点赞’的良好效果。”
对于进一步提升督察工作水平,张宝顺提出,要研究制定环保督察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中央和省两级督察制度体系,抓住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督察,形成联动效应。
7月上旬,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重点提案督办调研。全国政协常委和委员们所到之处,切身感受到青藏高原近百年来自然环境持续恶化局面正在得到扭转。青海湖更蓝了更大了,祁连山更绿了更美了,青海人的绿色发展视野更宽广更长远了。实践证明,全民绿色行动大有可为。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戚建国表示,通过调研也认识到,在把握好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关系、变生态资源潜力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的地区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可持续生态环境保护,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全国政协常委、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董恒宇说,我国是草原资源大国,但目前草原总体质量较低,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净化空气、防污固碳等生态服务功能衰退。
董恒宇建议,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加强草原保护修复,降低草原利用强度,减人减畜减矿,使草原提高质量恢复生机,把“草原大国”建成“草原强国”。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做好‘减法’和‘加法’两篇文章。推进国土绿化,加强林草经营,是做好‘加法’的重要途径。”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说。
他建议,各级财政应加大造林绿化、森林抚育、草原经营、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建设投资力度,提高资金补助标准,构建健康稳定功能强大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有效增加林草碳汇功能。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吴晓青表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千万别忘记农村这一主战场,千万别忘记农业面源这一重要污染源的防治,千万别忘记农民对蓝天碧水净土的殷切期盼。
他说,要坚持重点突破,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置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废旧地膜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河长制的实施,找到了打开解决水资源污染困局的一把“金钥匙”。“河水有问题,直接找河长”,成为老百姓的共识。很多河湖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面建立河长制,共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河长30多万名,另有29个省份设立村级河长76万多名,打通了河长制“最后一公里”。
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修福金建议,要强化考核问责,让河长主体责任落到实处。配套实施民间河长制,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河道管护工作,有效弥补乡村两级河长及专业巡河队员人力有限的缺口。
据新华社8月2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