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GDP6.9%的增速下,全国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基本保持稳定,PM2.5浓度同比下降6.5%,PM10同比下降5.1%。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用“颜值”高和“气质”好来评价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质量。
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同王国庆一样,全国人大代表们关注最多、谈论最多的是,速度被淡化的同时,质量要“上台阶”。就连全国经济发展的“前三名”都齐刷刷地做起了“检讨”,放下包袱,破题高质量发展。
在讨论和思辨中,代表们形成了一个共识: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环境保护,要以环境保护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及增长动能转换;要以环境保护拧干发展中的“水分”,推动经济效益更高、质量更好。
企业尝到了从按吨卖到按克卖的甜头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重拳出击,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和巡查等强力推进,环境执法力度明显加大,一大批环境违法企业被关停整顿,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治污影响经济发展”、“环保冲击实体经济”等消极舆论。
面对这样的杂音,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环保厅厅长徐恒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些污染企业不适应依法严格监管的常态,从而混淆视听,夸大其词。”
正如徐恒秋所言,中央环保督察和强化督查开展起来,真正有所影响的是“散乱污”企业,关停的是环保违法、治理无望的企业,限制的是地方的低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各地呈现更多的是,那些治污设施齐全的大型企业在环境整治中凤凰涅槃,借机得以成功转型。
徐恒秋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合钢公司是一家老牌大型国有企业,早在2013年,这家企业因设备老化、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等问题被省环保厅挂牌督办。痛定思痛,合钢公司果断停产,进行关停、搬迁、重组,延长产业链,在新、扩、改项目中积极引进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主要排放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来自安徽省环保厅的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这家公司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68%、57%、40%。
市场占有份额明显提升了,市场环境更有秩序了。这是众多与合钢公司一样,以环保倒逼转型升级的企业共同的感受。
对这一点,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晋平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现在把煤做成了高端蜡、高端润滑油,以前是按吨卖,现在是按克卖。”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路上,山西以环保为突破口,抛掉原来卖不掉的落后产品,通过转型升级,打造出发展新引擎。
减少了低水平无效供给
众所周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政府一味追究GDP,一些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项目大行其道,这样的发展方式占用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但微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却被污染成本抵消。
徐恒秋将这种发展称为“黑色发展”。在她看来,这种依靠耗费环境成本获取发展空间,影响正常市场秩序,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真正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开展环保督察,加强环境执法,推动淘汰一批环保不达标、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减少了低水平的无效供给,为环境表现好的企业腾出了发展空间;同时,又可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发展一批生态型特色产业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产业,培育新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徐恒秋说。
去年,环境保护部开展的京津冀地区“散乱污”综合整治就是最好的例证。通过整治,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保温建材企业从1800家减少到38家,但市场份额仍然稳居全国60%,行业税收同比增长50%以上。
事实证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是改善环境质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
对此,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一语中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环境改善、经济增长、民生福祉的“同频共振”,关键是要始终坚持用“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取****的经济效益”。
过去的一年,四川用足环保这把利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容量。全省经济发展不仅没有因为严格的环境监管受影响,反而呈现出增速“稳中有进”、质量“稳中向好”的态势。
四川省攀枝花市曾是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之一,空气质量达标率仅为16.0%。近年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以环境保护破题,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产业升级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2016年,攀枝花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优良天数达到100%,大气6项指标年均浓度全部达标。
于会文强调,只要正确地处理好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大环保力度,不仅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还能倒逼经济“丢包袱”、调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在采访中,来自各地的人大代表们在谈到高质量发展时,心里都有一本明细账:环保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环保推动以高质量的增量弥补减量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周立成所言,产业结构转型不仅是关掉几座化工厂,而是要真正转换发展轨道。
当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仍处于一种十分胶着的时期,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对不少地方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的考验。
在徐恒秋看来,近年来,环保部门推进环评制度改革,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开展环保督察等,这些都是环保部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
“越是在这样的阶段,就越要保持定力,越要向环境违法行为下狠手、出重拳,大胆向低质量的发展说不。”徐恒秋说。
“需要我们有定力,有韧劲,有耐心,更需要我们主动担当,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省长许勤表示,高质量发展是河北省破解难题的关键利器。河北省正在实施新的去产能三年行动计划,执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倒逼去产能企业以高质量的增量来弥补减量。
应该说,沿着新发展理念的“指挥棒”,寻找高质量发展路径,正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虽然在转型的道路上有自身特殊的“成长的烦恼”,但是各地党委、政府形成一种共识:不在寻求高质量发展路径上下功夫,发展的路子走不远也走不好。
全国人大代表、昆山市委书记、市长杜小刚说,过去支撑昆山的资源承载力强等比较优势已大为减弱,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昆山要加大民生投入,实施“美丽昆山”建设三年提升工程,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也可以成为一项产业。”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说,“荣昌地处两个千万级人口城市的连接处,如果能为千万人提供更好的生态产品,就能实现双赢。”
北京、天津、河南、湖北……各地谋划高质量发展都在火热进行,力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底色更绿,成色更纯。
(来源:中国环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