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杜宣逸报道 11月17至18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赴大连,实地调研大连市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情况。
据悉,这是环境保护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走基层察实情解难题”调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年5月环境保护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以来的试点活动。
18日一早,翟青首先来到光大水务寺儿沟污水处理厂,沿着公众开放的参观路线,现场察看了厂区内所有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并与正在现场参观的市民交谈,听取意见和建议。随后赶往大连泰达垃圾焚烧发电厂,对企业在设计阶段就预留公众参与通道及空间表示肯定。最后,在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察看了监测设备和环境状况展示系统,听取了公众开放情况的讲解。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畅谈了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的体会和感受。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翟青充分肯定了大连市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取得的成效。翟青指出,把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对于做好环保工作和壮大环保产业而言,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方面将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意识;另一方面也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让污染治理设施在群众监督之下运行,切实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同时,这对增强群众对污染治理工作的认可与信任,有效化解和防范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环保设施向群众开放并接受群众监督,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环保责任并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加快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针对下步公众开放工作,翟青强调,要逐步实现工作标准化、制度化、社会化。对开放内容、区域、环节、宣传材料等细化标准规范,鼓励地方、单位和企业根据自身条件进一步提升完善;进一步健全组织、协调、保障等制度体系,确保工作的持续性、稳定性;广泛宣传发动,从行政组织逐步向社会自发过渡,逐步提高活动的覆盖度、广泛度、参与度。
目前,大连市通过开展“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已经把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污泥处置厂等10家企业全面向社会开放,市民可预约参观,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