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星球—Banner
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服务中心 活动专题 政策法规 环境文化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
服务电话:010-64129883

新闻资讯
审批权下放,基层环保部门如何“接得住”

  发布日期:2016年3月23日

 
    新华社兰州3月22日电(记者王衡)一个月就能办好环评、平均降费3万元、近九成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区)……2015年4月,河西走廊的张掖在甘肃率先开展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近一年来,这项改革取得省时、省事、降费的成效,但审批权限下放后,基层环保部门需增强“接得住”的能力。

 

办环评从三四个月缩短至一个月

 

  2015年,甘肃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个1102套房子的房地产项目,在快速办完环评等手续后,当年开工、当年交钥匙,创造了企业所在地张掖市民乐县的多个第一。如今小区入住率达60%。

 

  “环评手续报到县环保局后,不到一个月就办妥了。”锦世化工总经理张元忠说,以往这类项目的环评审批权限在市上,按过去的程序走,不可能在冬季停工前完成。

 

  时间长、手续多,是环评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在改革中,张掖大幅压缩法定审批时限,环评审批时限均优化在法定时限的50%以内。审批流程也得到优化,环评前置条件从8个减少至规划选址、用地预审2个,其他6个实行并联办理,解决了曾让企业叫苦不迭的前置条件多甚至互为前置的现象。

 

  改革,最显著的变化是审批时间大幅缩短。张掖市环保局副局长叶其炎说,以往环评报告书类项目,顺利的话得三四个月,一年半载也常见,而如今一个月左右就能完成审批。

 

  环评费用也节省了。据统计,张掖单个项目的环评审批费用平均降低3万元。张掖市三强化工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盛苑苑介绍,审批速度加快相当于节省了成本,出差费、会议费也降低不少,“去年我们的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评审会不用跑到省城开,在张掖租会场只花了100多元。”

 

有限的审批力量要用在刀刃上

 

  改革在审批环节减少、速度加快的同时,确保环评质量,是环保部门的一大考验。

 

  以往,几乎所有建设项目都遵循一套审批流程,但其实项目因规模、性质、地点的不同,环境受到的影响千差万别。“‘一刀切’式的环评程序并不科学。”张掖高台县环保局副局长赵兴华说,有的市政道路只有一两公里,也得召开专家评审会,这是一个不必要的环节。

 

  改革中,张掖将全市划为特殊环境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人居功能区、工业准入优先区5个区域,实行建设项目差别化管理。同时,将建设项目环评分为豁免、备案、审批3大类,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域、不存在噪声废气扰民等的项目原则上豁免环评,对环境影响轻微的项目则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改革后,水利、农林、公路、城市交通和社会事业与服务业的99类民生项目豁免环评手续;河湖整治、农业垦殖、城市道路等11个行业的55类项目实施备案管理;需审批的项目,也有50类取消专家评审环节。

 

  “审批权限下放,但责任不能下放。”叶其炎说,通过划分区域、分类审批,能把有限的审批力量用到刀刃上,集中监管那些污染较重的项目。

 

  张掖规定,在各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特殊环境敏感区坚持强制性保护,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开发范围。

 

既要“放得下”,也要“接得住”

 

  记者了解到,按照“能放则放”原则,张掖原由省、市审批的近90%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已下放至县(区)环保部门。而大量审批权限“砸”下来,县区环保部门人员紧缺、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凸显。

 

  临泽县环保局副局长何天鹏说,此次改革的一大特点是增加了县级环保部门的事权,有利于完善基层环保部门的职能,但目前该局并无专门负责环评的人员,而是由县环境监测站的人兼任。

 

  这种情况在张掖各县区较为普遍。高台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副站长李凤鸣说,环境监测站也将进行垂直管理改革,届时就不能兼职了。

 

  要想“接得住”下放的权力,得有一批环评中介组织和专家资源。但据了解,目前在张掖市注册成立的环评机构仅1家,环评管理专家也十分稀缺。

 

  “行政审批时间确实缩短了,但却卡在中介组织上。”甘肃瑞和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玉胜说,去年企业的土霉素钙预混剂项目,一个多月就办好环评手续,但此前编制环评报告书却花了半年时间,原因是甘肃医药化工类有资质做环评报告书的中介组织很少,企业只能排队等候。

 

  叶其炎表示,张掖正采取措施破解相关难题,例如将进一步充实基层环保部门力量、鼓励有实力的环评机构在张掖设分支机构或办事处、逐步推行网上审批等。

·上一篇:环保农业助推小流域综合治理
·下一篇:环保法落地生根需问责制度走出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