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星球—Banner
本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服务中心 活动专题 政策法规 环境文化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
服务电话:010-64129883

新闻资讯
863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打破国外垄断

  发布日期:2012年9月20日

 
  科技部日前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集成示范”重大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高度评价了项目取得的研发成果,认为研发的关键技术对解决我国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具有很强的科技支撑作用。


  城市群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是我国目前乃至未来城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科技部于2006年在“十一五”863计划中专门设立了“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集成示范”重大项目,这是迄今国内系统性和综合性最强、研发团队规模****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旨在突破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控制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通过技术集成、管理机制创新和综合示范,全面提升我国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综合技术能力。

  为何锁定区域复合污染?
  空气质量管理转变需要更系统的技术支撑体系


  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在发言中指出,我国大气污染特征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一次污染为主转向以二次污染为特征的大气复合污染,区域性也成为大气污染的基本特征,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区域大气污染的典型地区之一。随着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布,我国空气质量管理也进入新阶段,要实现三个转变:由一次污染防治为主,转向二次污染防治;由单一城市管理转向区域协同联动;由单一污染物控制转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这就需要对污染特征、形成机制、来源解析、防治策略、调控对策等进行系统研究,还要形成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


  这一重大项目以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和环境决策的技术需求为主线,瞄准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国际前沿,开发基于我国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控制特征的共性技术,项目选择珠江三角洲为典型示范区。


  据张远航介绍,项目共有11个课题,历经5年,组织了32个单位365人的研究团队联合攻关,通过长期的团结协作和扎实努力,圆满实现了预期研究目标。项目的两大标志性成果是在珠江三角洲构建了“区域空气质量立体监测预警体系与示范平台”和“区域空气质量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全面支撑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2008年10月~11月,项目在珠江三角洲开展了综合技术示范,包括地面空气质量和气象监测网、超级站、气溶胶和臭氧探空、气象探空、地面流动监测、飞机航测、卫星遥测、多模型空气质量集成预报、污染气象预报等,具有实时监控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状况、诊断污染过程和演变规律、评估控制政策和控制措施成效等功能。


  ****的成就是什么?
  突破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的关键技术


  据介绍,这一重大项目突破了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的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取得了一批具有原创性的技术成果。


  据张远航介绍,项目在关键监测技术方面取得突破,部分实现了产业化。在项目攻关过程中,研制出十几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监测设备样机,部分设备达到国际同类设备水平,具备打破国外对市场垄断的潜力。研发监测设备样机已经在珠三角监控网中得到应用,并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中得到验证,核心技术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登记。


  同时,项目还构建了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提出了大气超级站的规划选址方法,建成了1个大气超级站,这些都为今年珠三角地区及时发布PM2.5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


  针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的复杂源排放的特点,项目制定出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国情的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规范和指南,研发了一套涵盖重点污染源测试、排放因子确定、排放清单更新的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建立了多尺度、高分辨率的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可视化动态信息平台。


  项目发展了集合预报技术及资料同化技术,建成了世界上首个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业务系统(EMS)。据介绍,这一系统可实现单站及区域未来72小时污染状况预报和一周变化趋势预报,集成预报不确定性低于30%;系统还具有数据和图像分析功能,支持站点要素、后向轨迹、3D动画演示等。


  项目发展了大气复合污染临界水平量化控制技术、控制总量核算与优化分配技术、环境效应评估技术,建立了大气复合污染区域调控与决策支持平台,实现了基于方案的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区域正反双向调控与决策。


  针对VOCs控制和中小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控制,项目组以新型功能材料开发为先导,着力研究单元设备与优化,建立了VOCs和氮氧化物废气高效处理的成套技术,开展了不同技术的应用示范。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评估和建立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和VOCs的控制技术库,提出了珠三角重点源控制的技术方案。


  张远航说,项目组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区域协调机制,构建了“科学—决策—执行”的管理体系,推动广东省成立了珠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与广东省区域大气质量科学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科学与决策的良性互动,并经过了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检验。


  技术怎样进一步推广?
  总结区域示范经验,支撑日常环境空气管理工作


  区域示范是检验项目技术研究方向与成效的重要标准。这一重大项目依托科技部和广东省的部省合作机制,发挥了广东省和地方政府在项目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中的积极作用,注重技术研发目标和地方环保目标紧密结合,在珠三角地区建立了多项示范工程,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地方科研团队,全面支撑了珠三角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的实践。


  验收会上,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这一重大项目的科研成果,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研发成果如何支撑日常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工作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珠三角的实践已经证明了技术的可行性,技术如何进一步推广,地方要建立并完善这一体系,到底需要多少成本等,都是政府部门关心的问题。


  专家建议,在加快技术推广过程中,要注重相关标准的完善。还有专家提醒,在广东大气超级站建成后,国内很多地方都跃跃欲试,如何科学指导、避免一拥而上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验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在发言中表示,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实际是发展阶段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要与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密切结合起来。“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的空气质量保障是特例,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这不是常态。我们要从特例中吸取经验教训,从根本上促使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战略转型中考虑问题,推动政府从根本上解决排放问题。技术支撑可以帮助政府做出正确决策,科技与政府决策要相互促进。”(来源:中国环境报)

·上一篇:安徽强化清洁生产审核

立案查处无正当理由拒不开展审核企业

·下一篇:美国人环保理念不及中国人 造全球半数固体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