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城市搞环保,污染转农家”是我市不少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农民对当前城乡环境保护进展不同步现状的无奈。
当前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使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超过国家标准滥用化肥,化肥流失率高,不仅污染农田土壤,使农产品质量下降,而且会造成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对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构成威胁。我市多数集镇和居民聚居点的大量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在有机物降解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恶臭气体,招来大量的蚊虫,容易传播疾病,严重影响垃圾堆放点周围居民生活。这些都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恶化,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也致使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对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构成了威胁。
农作物的秸秆无法有效处理。有相当一部分秸秆被焚烧和废弃,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制造秸秆气投资大、费工多,愿意干的人不多。近年来,尽管我省大力提倡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秸秆焚烧,但治理效果不明显。
矿山无序开采,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由于矿产品价格上涨,矿山企业主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生态环境维持和保护,造成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以我市农村为例,煤炭、矾石的无序开采,造成了堆积如山的矸石自燃、矿井水偷排、植被破坏,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影响着当地居民生产生活。
城镇产业转移,非公有制经济和乡村企业的发展,使农村工业化的污染越来越重。大多数乡村企业资金、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较落后,产品技术层次不高,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也导致环境污染现象产生。
农村畜禽业的发展带来畜禽粪便废弃物污染。有的养殖场在早期建场时,没有配套的畜禽粪尿处理利用设施,畜禽粪尿大量流失,对养殖场周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相对于规模养殖,散养户的管理更是难上加难。随意排放污染物带来的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以及畜禽粪便中所含的病原体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
体制、机制不健全造成的管理缺位型污染。对点多、分散的不法企业偷排、直排行为管理乏力,乡村对环保工作的认识滞后,环境管理缺乏政策、法规、机构、人员支撑,不想管、不愿管、难以管的状况普遍。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鼓励和引导农户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在对农业生产者进行补贴时,将补贴与农户是否采用了节约型的农业技术相挂钩。对采用了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施用有机肥等技术的农户给予补贴,对选用了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的农户给予补贴。
强化乡镇企业污染治理与环境管理。当前,乡村企业的污染仍是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相当长时间内必须面临的难题。要加强和完善控制乡村企业环境污染的法制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做好小城镇环境保护及规划工作,开发推广较低成本的污水、垃圾处理技术。针对农村地区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开发推广切实可行、因地制宜的较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设施。
控制养殖业发展规模,建立生态型养殖场,推广示范沼气技术,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鼓励生态养殖场建设,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把养殖场建成清洁能源中心,有机肥供应中心和废弃物处理中心。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从源头上解决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
(来源:光明网) |